• 基于ResLogit的电动汽车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杨超;胡佳炜;

    为了突破现有电动汽车研究聚焦于购买意愿的局限,深入探究消费者电动汽车实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助力市场推广与政策制定,针对当前研究较少全面考量出行特征等多维度因素对实际购买行为的影响以及缺乏对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市场关系深入探讨的问题,构建了涵盖出行特征等多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创新性采用ResLogit模型,以上海地区消费者电动汽车购买行为为样本展开实证分析,同时运用弹性分析量化各因素影响程度。研究发现购买意愿、续航里程、牌照政策、小汽车通勤频率及家庭规模等因素对消费者电动汽车实际购买决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续航里程与牌照政策是关键驱动因素,并据此提出激发市场潜力的策略;此外还首次揭示了电动汽车市场与燃油汽车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理论视角与实践指导。

    2025年04期 v.44;No.231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LDA-Word2vec的冷链物流政策的央地协同量化分析

    甘卫华;凌耀琛;吴素浓;熊奥诗;

    自2008年以来,为推动冷链物流健康快速发展,国家及各省市出台了一系列冷链物流政策,这些政策的效果直接影响各地冷链物流的投资热度和运营质量。基于政策工具理论,以中央和地方(下文简称“央地”)出台的冷链物流政策作为研究对象,引入LDA主题模型和Word2vec词嵌入算法,进行政策文本的主题归纳分析、地域性差异分析、时序差异分析和央地协同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2008-2023年研究期内,冷链物流政策主要聚焦“冷链物流行业的标准化”、“专项支持资金打造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多策并举落地冷链物流项目”、“构建绿色高效冷链供应链新模式”等四个主题;2)研究期内,冷链物流规范性政策文本具有时序阶段性特征,可分为萌芽期、增长期和稳健期,且各阶段主题强度不同,保证冷链物流的均衡发展;3)冷链物流规范性政策文本具有区域多样性,各地区对冷链侧重点存在差异,因地制宜制定冷链物流政策;4)华东城市群的冷链物流政策的央地协同性高于其他地区,且政策主题较为丰富,不仅响应中央政策要求,也适应各地区发展。

    2025年04期 v.44;No.231 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0 ] |[阅读次数:0 ]
  • 聚苯乙烯微塑料对铜和四环素复合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及机理

    赵保卫;潘江龙;张鑫;张印;武文雄;曲自超;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指直径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其在水体中可通过吸附作用负载污染物形成复合污染,威胁水生态健康。目前,尚缺乏微塑料对重金属和有机物复合污染物的吸附作用研究。以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为目标微塑料,通过PS-MPs对Cu(Ⅱ)和四环素(TC)的吸附实验,研究了PS-MPs在单一污染体系和复合污染体系中对Cu(Ⅱ)和TC的吸附行为,并探讨了相关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与单一污染体系相比,复合污染体系中PS-MPs对水中Cu(Ⅱ)的饱和吸附量降低,对TC的饱和吸附量增加。复合污染体系中,TC与Cu(Ⅱ)相互作用形成络合物[TC-Cu],有利于PS-MPs对TC的吸附;Cu(Ⅱ)和TC亦可借助桥接作用实现相互间的协同吸附;Cu(Ⅱ)和TC的共存也会引起相互之间的竞争,对吸附作用产生影响。PS-MPs对水中Cu(Ⅱ)和TC的吸附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更为适宜,吸附过程包括边界层扩散和内扩散,边界层扩散速率大于内扩散。在单一体系中,Langmuir模型适合描述Cu(Ⅱ)和TC在Ps-MPs上的吸附,而复合体系中用Freundlich模型适合。在水体中,pH对Cu(Ⅱ)和TC在PS-MPs上的吸附行为有显著影响,盐度没有明显影响;溶解性有机质(DOM)对Cu(Ⅱ)在PS-MPs上的吸附没有明显影响,但在复合体系下对TC在PS-MPs上饱和吸附量有显著影响,随着DOM浓度的升高,饱和吸附量明显降低(p<0.05)。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为探究微塑料对共存污染物的影响和其潜在的生态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2025年04期 v.44;No.231 21-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8 ] |[阅读次数:0 ]
  • 以凹凸棒土为载体的混合固体菌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王亚军;王艳纯;杨胜;张亚群;吴明艳;尚婷婷;

    研发机械强度高、物化性质稳定且环境友好的固体菌剂是生物强化技术应用的关键环节。通过硅酸钠增强界面黏结、可溶性淀粉优化孔隙结构并结合热改性处理,显著提高以凹凸棒土为载体的固定化载体的稳定性能和吸附性能。采用吸附法将自筛选混合菌剂固定于凹土基载体表面,制备出性能优良的混合固体菌剂。结果表明:当凹凸棒土∶硅酸钠∶淀粉=100 g∶9 g∶10 g,在450℃中煅烧1 h时,载体散失率可达3%以下。当固定化载体粒径为100目,固定化时间为24 h时,菌剂负载活菌数可达46.38×10~9 CFU·g~(-1),且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试验研究结果可为凸棒土作为固定化载体提供技术参考。

    2025年04期 v.44;No.231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5 ] |[阅读次数:0 ]
  • 镉胁迫条件下氮肥联合EDDS对龙葵生理生化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陈银萍;卢誉之;曹渤;李倩;孙勇;袁巧玲;

    在15 mg·kg~(-1)镉(CdCl_2)胁迫下,应用盆栽法探究了75 mg N·kg~(-1)硝态氮肥和1 mmol·L~(-1)[s,s]-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单一和复合处理对龙葵(Solanum nigrum)幼苗生理生化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胁迫条件下,硝态氮肥(Cd+N)或EDDS单一处理(Cd+EDDS)均使龙葵光合色素和部分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较Cd处理显著增大,缓解Cd对龙葵的胁迫;硝态氮肥和EDDS联合处理(Cd+N+EDDS)能进一步提高龙葵对Cd的抗性:Cd+N+EDDS处理显著促进龙葵的生物量,株高、根长、总鲜重和干重分别较Cd处理增大了20.2 9%、22.34%、19.50%和28.56%;Cd+N+EDDS处理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达到最大,分别较Cd处理增大了80.0 5%、88.66%和28.0 9%。综合分析表明,15 mg·kg~(-1) Cd胁迫下,Cd+N+EDDS处理能够有效促进龙葵的生长,增大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的含量,从而缓解Cd造成的膜脂过氧化损伤,增强龙葵对Cd的抗性。

    2025年04期 v.44;No.231 3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9 ] |[阅读次数:0 ]
  • 跨域交替优化与双射的非刚性三维模型对应关系

    杨军;张鑫晨;

    针对现有非刚性三维模型间对应关系计算时由于忽略映射方向的一致性导致对应准确率低且双射性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优化谱域与空间域之间函数映射的方法。首先,使用谱方法获取描述符,计算出不依赖模型的对称特征且方向一致的谱特征描述符;其次,通过优化光谱域与空间域之间的对应关系改进函数映射,获得高质量的映射结果;最后,采用迭代优化对齐函数映射矩阵的方法,结合模型自身的对称性,计算非刚性三维模型间准确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该算法在FAUST、SMAL和TOSCA数据集上的测地误差相较于目前的主流算法达到了最优值,计算效率最高,能够有效解决非刚性模型对应关系计算中无法保持方向一致性和对应准确率较低的问题。

    2025年04期 v.44;No.231 4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 ] |[阅读次数:0 ]
  • 消费者冲动消费下的跨渠道退货策略研究

    肖强;张园园;施伟;

    考虑到消费者在线上购物时会由于认知失调产生冲动消费行为,而且产品质量和估值的不确定有可能让消费者产生不满意心理,进而产生退货行为。因此,针对跨渠道环境中的退货问题,分别建立了无退货、同渠道退货、跨渠道退货策略下消费者效用函数,研究消费者在失望心理和产品估值不确定情形下对零售商市场需求、定价、利润和退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消费者冲动消费后,退货策略下的需求和定价总是高于无退货策略下的;退货策略并不总是对零售商有益,三种退货策略下的零售商利润很大程度上都是随着消费者的失望程度的增加而降低的。

    2025年04期 v.44;No.231 5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5 ] |[阅读次数:0 ]
  • 劲性复合管桩基坑支护结构承载与变形特性研究

    余少华;敖迎阳;郑小青;夏良利;方焘;朱晓杰;

    劲性复合管桩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基开挖支护结构具有显著的优势。劲性复合管桩在工程中常用于承受竖向荷载地基工程中,承受水平荷载研究较少。为研究劲性复合管桩作为支护结构的承载特性,采用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对劲性复合管桩在路堤开挖过程中的受力变形情况进行了研究。现场试验测试劲性复合管桩开挖4.2 m后的最大水平位移为8.14 mm,芯桩弯矩最大值为63.15 kN·m。表明劲性复合管桩具有较好的控制变形能力和承载特性,满足支护结构对变形控制要求,变形模式符合悬臂支护结构变形特征。芯桩与外部包裹层之间的弯矩分配比例与其刚度比呈正相关,对比分析三种不同桩型的支护性能,在相同尺寸条件下,砂浆劲性复合管桩的支护效能与同直径混凝土灌注桩基本相当,较水泥土劲性复合管桩则提升了近30%的支护效果。

    2025年04期 v.44;No.231 68-7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1 ] |[阅读次数:0 ]
  • 数字经济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来自“宽带中国”战略试点城市的证据

    王文利;高旭;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5—20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结果表明:“宽带中国”战略能够明显提高我国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并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节约成本、提升人力资本以及行业竞争程度的提升是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三种机制;而“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的实施对于资本密集型企业、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更为明显。最后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政策启示。

    2025年04期 v.44;No.231 7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14 ] |[阅读次数:0 ]
  • 联蒽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发光响应研究

    张鹏;孙婕;张文霞;雷佐珏;

    设计并合成一种新型不对称联蒽衍生物,研究其刺激响应性能。该联蒽衍生物在不同溶剂的发射性质表明,随着溶剂极性增加,光谱发生较大红移,揭示了其具有较强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特征,主要来自于联蒽基团的扭曲型分子内电荷转移。其酸响应性能表明,酸熏后荧光光谱红移61 nm,碱熏即可恢复,该过程具有可重复。这主要归因于吡啶基氮的质子化作用导致其分子内电荷转移性质增强。另外,该物质展示出力致变色响应,研磨后的光谱红移16 nm且半峰宽展宽,在正己烷熏蒸后可恢复。当其受到压力刺激时,联蒽间扭转角可能发生受激调节,从而影响分子内共轭状态;同时,力刺激改变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发光红移。

    2025年04期 v.44;No.231 8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改进YOLOv5的轻量级航拍图像目标检测方法

    赵贺;白天平;冯越;

    目前无人机航拍图像的目标检测算法存在模型体积大、网络参数量大、检测精度低等问题,导致其难以部署应用在计算资源有限和功耗较低的嵌入式或者边缘设备上。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的轻量级目标检测模型GSC-YOLO。首先,通过在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中引入幻影卷积,降低检测网络的参数量和模型体积。其次,添加简单注意力模块,利用特征图中的全局信息来增强局部特征的表征能力,提高网络对图像中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最后,优化后处理模块中的非极大值抑制算法,采用Cluster_NMS算法更加高效地删除冗余的检测框,同时增加得分惩罚机制和中心点距离机制,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检测性能。在无人机航拍数据集VisDrone2019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线模型YOLOv5s,GSC-YOLO模型平均精度提高了3.1%,模型参数量下降了82.1%,模型体积降低了77.4%,对比其他YOLO主流模型和同类轻量级模型,GSC-YOLO模型有更优的模型体积和检测性能,更有利于在嵌入式和边缘设备上部署,在KV260部署验证后,能够较好完成检测任务。

    2025年04期 v.44;No.231 94-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9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轻量化改进CenterNet网络的光伏电池表面缺陷检测算法

    梁龙学;袁桂花;吴小所;闫浩文;

    针对光伏组件表面缺陷检测任务中,现有深度学习模型复杂度高、实时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轻量化结构与分级知识蒸馏的光伏电池表面缺陷检测算法。该算法在CenterNet网络的基础上,设计双路径特征金字塔网络,通过双向交互式特征传递机制有效提高特征融合效率。然后提出改进的高斯核生成策略,通过以中心点为基准的放射性高斯核覆盖方式,优化了网络的损失函数,有效提升网络对缺陷区域的定位敏感度。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分级知识蒸馏方案,通过两阶段迁移体系,从复杂到简化逐步传递知识,有效解决了教师-学生网络架构差异带来的知识迁移低效问题。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算法的平均精度达到了83.7%,同时将推理模型的参数量减少至5.7 M,实时检测速率可达143.4帧每秒,兼顾检测精度与实时性需求,满足光伏产线在线检测要求。

    2025年04期 v.44;No.231 10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分层均衡的锂电池组控制策略研究

    孟佳东;陈浩;王慧滨;赵志刚;

    针对锂离子电池在串并联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电压、容量、内阻等不一致性问题,对传统双层Buck-Boost均衡电路模组内进行改进,解决了传统均衡电路不能均衡相邻单体电池的问题并且提升了均衡速率。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新型锂电池组分层均衡拓扑电路。均衡策略分别采用模糊控制与传统的均值控制算法,以各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作为电池组的均衡控制目标,电池组组内使用改进型的Buck-Boost电路、组间使用双向反激式电路,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方法比传统均值控制方法缩短了13.8%的均衡时间,能更快的实现锂电池单体之间的SOC均衡,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2025年04期 v.44;No.231 117-12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NA的河湟地区传统村落集群式保护策略研究

    张新红;席晶;王诗涵;杨海勤;安玉源;

    传统村落的集群式保护已成为新时期国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的重要课题。选择典型文化区河湟地区为研究案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对其传统村落的社会网络特征和保护策略进行探析。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存在密度较高、连通较好、结构稳定和等级差异小的特征,4个不同属性板块的村落数量不等,彼此间的接收与溢出关系数量差异较大。村落凝聚子群呈现出“子群大小有别,突破县域边界”的特征,地处南部的同仁-尖扎东-循化南集群规模最大,其次是循化北、西宁周边、兰州周边和尖扎西-化隆4个集群,贵德集群规模最小。3类中心度的数值差异较大,度数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排名前20%的村落集中分布于西南部,而中介中心度的在北部和东部也有分布。河湟地区可依托4个板块、重要河流与交通干线构建“一核三心三带”的整体保护格局,分3个层级保护6个传统村落集群,对核心村落、重点村落和一般村落进行差异化保护。

    2025年04期 v.44;No.231 124-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7 ] |[阅读次数:0 ]
  • 同位素分馏技术探究短程硝化的反应机理及特性

    李维维;刘宏;张永辉;陈永志;

    短程硝化作为实现碳减排及节能降耗的关键技术之一,已逐渐应用于城镇污水的处理。为了解城市污水短程硝化过程中NH_4~+-N→NO_2~--N氧化阶段的氮、氧迁移转化特性,采用间歇曝气方式(曝气与停曝时间比为3 0 min:3 0 min)实现短程硝化工艺的快速启动与稳定运行(室温运行,DO维持在1~1.2 mg/L)。结果表明,生活污水短程硝化工艺的氨氮去除率>98‰,亚硝积累率>97‰,且δ~(15)N_(NO2)和δ~(18)O_(NO2)的含量(或比例)随着NO_2~--N积累率的提高而增加,δ~(18)O_(NO2)逐渐趋于稳定(11‰),δ~(15)N_(NO2)从-25.79‰增加到-12.51‰,N同位素分馏特性明显强于O同位素。通过人工调控短程硝化工艺的δ~(18)O_(H2O)的比例(54.34‰,97.98‰和147.19‰),发现随着NO_2~--N积累率的提高δ~(18)O_(NO2)丰度明显高于δ~(18)O_(H2O),表明短程硝化过程中O_2和H_2O共同参与NH_4~+-N到NO_2~--N的转化。N和O双同位素分馏技术可深入揭示短程硝化的形成机理,快速判定NO_2~--N积累的可行性与稳定性,为短程硝化工艺的过程控制、实时跟踪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2025年04期 v.44;No.231 134-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1 ] |[阅读次数:0 ]
  • 采用大吨位球型钢支座的大跨径斜拉桥静动力特性分析

    申磊;唐现梓;王飞;

    为了探究采用大吨位球型钢支座斜拉桥的静动力特性,对某采用大吨位球型钢支座的跨铁路大跨径斜拉桥进行荷载试验研究,通过对桥梁结构进行仿真分析、静动载试验,对比采用大吨位球型钢支座桥梁与同类型桥梁在理想状态和试验荷载作用下的静动力特性变化,分析采用大吨位球型钢支座桥梁的实际工作状况。试验结果表明:桥梁实际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且安全储备较为合理。各测试截面挠度校验系数介于0.71~0.84之间,应变校验系数介于0.62~0.78之间,索力增量校验系数介于0.91~0.92之间,主塔塔顶纵桥向水平位移与加载等级基本呈线性关系,校验系数为0.70,实测振型与理论振型变化基本一致,桥梁实测固有频率高于理论计算值,实测阻尼比在正常范围,实测冲击系数小于理论值,表明桥梁动力特性符合结构设计要求,结构处于正常弹性工作状态,实际刚度大于理论刚度,结构耗散外部能量输入的能力较好,具有较好的桥面行车能力。与同类型桥梁对比,大吨位球型钢支座斜拉桥校验系数偏小,判断挠度校验系数偏小原因是其本身结构设计时富余承载力较大,同时设置大吨位球型钢支座,对上部主梁结构承载力较强,整体刚度更好,应变校验系数离散度较高原因为理论模型属于理想状态,现场应变检测中受混凝土质量等影响较大,导致实际受力和理论计算存在较大偏差且应力分布相对不均,动载试验中两座斜拉桥实测振型均为一阶与三阶振型呈正对称,二阶振型呈反对称,与理论振型保持一致。

    2025年04期 v.44;No.231 142-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1 ] |[阅读次数:0 ]
  • 铁路通信信号专业的奠基者——孙祺荫教授——兰州交通大学“校史系列”之七

    高斐 ;丁琳 ;张哲 ;何瑞春 ;校史馆;

    <正>孙祺荫(1911—1994)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铁路有线通信专家,特别是在通信线路设计方面有较深的造诣。1934年毕业于旅顺工科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先后任职于原哈尔滨铁道学院、原北京铁道学院。他曾参与设计了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线宝丰段)的电气化改造,这是中国最早的电力机车线路,为中国铁路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1958年8月,兰州铁道学院建校前夕,孙祺荫教授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大西北,筹建铁道电机系,担任

    2025年04期 v.44;No.231 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